初冬时节,暖阳明丽。对于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郑州分公司(简称郑州分公司)来说,两条相继传来的好消息,又给这明丽的冬日平添了更多暖意。继这个分公司的曹战峰创新工作室被公司命名为八大创新工作室后,其领军者曹战峰又被中建七局授予“十大工匠”称号。
“我们这个创新工作室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还是方向正确,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曹战峰介绍道,“实施工程单位的基层创新工作室,越是接地气,也越容易出成绩。”
郑州分公司是2020年6月底,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为强化区域管理,由原来的中原分公司一分为二成立的。时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原分公司总工程师的曹战峰,于这年7月出任郑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曹战峰多年来一直是公司“何海英BIM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一次次的创新实践中,使他充分认识到,创新确实是公司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0年夏,成立不久的郑州分公司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推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决定由曹战峰牵头,创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当时,分公司给我们这个创新工作室定下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技术改进,负责技术难题攻关,培养新一代骨干成员。”曹战峰说道,“给我们定下的工作主题是,技术优化,工艺改进,提质降本,增效创优,助推企业安全高效生产。”
实践使曹战峰充分认识到,“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经验之谈。因此,征得分公司领导支持,创新工作室就在整个分公司精选主要成员。
1997年7月大学毕业的曹战峰,拥有中建七局科学技术进步贡献者、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外聘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专家、河南十大装配式建筑科技领军人物等名号。40来岁就事业有成,关键就得益于他的韧劲、钻劲,不服输、不畏难,勇于挑战的创新个性;20多年来,他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项,国家级QC成果4项,完成科技成果评价9项,其中2项成果被评价为国际先进,4项国内领先,3项国内先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矢志于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科研创新“加强连”的曹战峰,经过精心考察筛选,在“曹战峰创新工作室(简称创新工作室)”于2020年10月挂牌时,便汇聚了30多名“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潜质”的成员,成员中,有16名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注册一、二级执业资格,11名党员,平均岁数31.5岁,可谓“又红又专又年轻”。
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坚持做到“三化”“三有”“三会”,即日常运行规范化、信息共享最大化、技术研讨经常化;有思路,有计划,有落实;召开月度工作例会,半年工作推进会,年度工作总结会。从而,使工作室全体成员在方向正确,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拉开了凝心聚力创新的大幕。
尽管成立才一年多,曹战峰创新工作室已取得一连串科研创新成果。据统计,创新工作室已助力项目部累计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4项、国家级QC成果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10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及工法,并帮助项目获省部级优质工程、示范工程10多项。同时,创新工作室成员还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包括核心期刊)发表知网可查论文50余篇。
“这些创新成果,在应用于施工生产后,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曹战峰欣喜地说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点不假。”
在郑州分公司承建的中海悠然苑项目,由曹战峰等创新工作室成员钻研出的一种叫作“等芯柔刚复合桩施工工法”,利用高强度砂浆代替M桩的水泥土,干粉砂浆在砂浆罐中储存,通过砂浆罐加水进行初次拌和,实现了全程湿法作业,解决了水泥土复合桩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砂浆柔性桩成桩速度比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每根快40%,工期提前了30%。由此,节省人力成本4.5万元,节约机械和管理成本100万元,节约工期30天。2020年9月,这项成果获评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
创新工作室还大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技术创新。2020年秋,创新工作室应用综合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优势,对BIM技术、3D激光扫描在复杂深基坑监测中的拓展应用作研究分析,以建设云平台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经过连续一个半月攻关,打造出了深基坑监测数据的高效采集、储存、录入、分析及显示可视化的基坑安全监管平台,使参建各方都能在同一个信息平台协同工作,大幅度的提升了基坑安全监督管理的时效性,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这项被冠名为《基于BIM+3D激光扫描技术的复杂深基坑监测技术探讨研究应用》的创新,于2020年4月获河南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2021年4月,曹战峰对分公司承建的锦艺金水湾、中部大观等部分项目的超期服役基坑进行全方位检查,由于这些项目停工时间过长,导致基坑支护结构超出设计使用时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酿成大祸。曹战峰就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抓紧研究基坑的监测手段及方案。小组成员在曹战峰的带领下,仅用三天三夜就研讨出一种BIM+3D的基坑监测技术,实现了基坑监测可视化,由此实时掌握基坑的变形数据,对基坑稳定性做到了“心里有底”。在此基础上,曹战峰带领团队对超期服役基坑的支护、降水、加固及土方开挖等难题逐一攻关,进而形成了以“复杂条件下深基坑稳定性机理及关键实施工程技术”为主体的一系列科技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荣誉,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及项目的后续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项目施工中,曹战峰一开始就致力于以策划引领、创新施工方法和工艺解决施工难题,借助创新实现质量创优和创效。例如,该医院精装修工程是创优成败的关键,其墙面、地面、顶棚排版和节点施工深化设计均为施工难点。曹战峰就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在施工前做好整体精装设计,对每张图的点位、节点详细审核,最后再根据认可的设计做出样板间,依靠样板引路,加强过程管控,最终使工程做到完美交付。这个医院还获得了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和国家优质工程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几朵花开放顶多是个小盆景,只有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有满眼春色。”曹战峰富有诗意地表述道,“进入新时代,国家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我们这个创新工作室,创建时是选拔创新人才,运行中就担负了多为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的任务。”
创新工作室成立后,通过信息共享最大化、技术研讨经常化,使骨干成员的创新水平基本达到了“均质化”,这些骨干成员又运用扎实的专业方面技术功底和工程实践经验,帮助2021年夏加盟的27名新同事尽快融入施工一线,由此,成立不到一年就聚集起了60余名业务骨干。
创新工作室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把培育出更多具有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新时代产业工人,列入议事日程。一年多来,创新工作室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方式,开展《危大工程管控与施工要点》《工程创优管理与实施要点》《科技成果总结、申报与推广应用要点》和《现场技术质量管理要点》等各类培训18次,培训对象3566人次。形成了“每天学习一小时,周周解决小问题,月月培训攻难关”的运行态势。
2020年春和2021年夏,郑州分别遭受了两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曹战峰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在抢建郑州岐伯山医院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区医院(简称郑州港区医院)改建工程中,通宵达旦坚守在施工一线,从实施工程的方案优化到工序穿插设计,每个施工步骤都全力参与,化解了一道道施工难题。尤为可喜的是,两次参与防疫医院抢改建,不仅锻炼了队伍,曹战峰还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提炼总结出10多项省部级以上创新成果,由此也验证了“天道酬勤”这句古训的不虚。
曹战峰(右)在郑州港区医院改造现场,与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权一道解决施工难题
致力于热心细心精心地培育创新团队,使创新工作室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成为了复合型人才培育基地。目前,曹战峰创新工作室已有18名成员进入项目领导班子。曹战峰还将徒弟罗浩培养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而罗浩也开始带徒授艺,成了曹战峰的得力助手。
而今,郑州分公司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发展到3个,有两名员工被公司授予“十大创新人才”称号,两名员工被公司授予“大工匠”称号,分公司的科学技术创新型骨干已扩展到60余人。
“这60多个创新型骨干人才可都是‘种子选手’。”曹战峰愉快地说道,“我相信再过一两年,我们这几个创新工作室都会由创新‘加强连’扩编成‘加强营’,形成创新‘加强团’,为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王来青)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己检查相关内容。)
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一批批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将好创意、金点子应用到农村所有的领域,发挥所长的同时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近日,在2021国际数字科技展暨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对公司战略做出进一步阐述,强调云网融合是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并提出将加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开放力度,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化的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